评估论坛
一、市场法(含木材市场价倒算法、市场成交价比较法)
A.木材市场价倒算法:又叫剩余价值法,是将被评估林木资产皆伐后所得的木材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生产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和合理利润,剩余价值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值。
En=W-C-F
式中,En-林木资产评估值;W-销售总收入;C-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F-木材生产经营利润。
主要适用于成熟、过熟林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在一般的收益现值法、林地期望价法、收获现值法中,其林分主伐得预期收获得计算均采用该法。
B.市场成交价比较法:将相同或类型得森林资源资产的现行市场成交价作为比准基础,估算拟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的方法。
对各估算结果分析可采用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法、众数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确定评估结论。
其中,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公式:
式中,E-评估值;X-拟评估森林资产的实物量;Ki-第i个参照交易案例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Kbi-第i个参照交易案例物价调整系数;Gi-第i个参照交易案例市场交易价格;N-参照交易案例个数。
二、收益法(含收获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周期收益资本化法)
A.收获现值法:通过预测林生长到主伐时可生产的木材的数量,利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测算出其立木价值并将其折成现值,然后扣除评估基准日后到主伐前预计要进行各项经营措施成本(含地租)的折现值,将其剩余部分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评估值,适用于中龄林和近熟林的林木资产评估。
计算公式:
式中,Bn-林木资产评估值;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Au-标准林分u年主伐时的将收益(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税费、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Da、Db-标准林分第a、b年的间伐和其他纯收益(n>a,b时,Da、Db=0);Ci-评估基准日后至主伐期间的年营林成本;u-经营周期;n-林分年龄;P-投资收益率。
需要考虑的因素:(1)林分主伐时的净收益,即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相关税费和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2)间伐的纯收入;(3)投资收益率,一般采用平均收益率进行测算;(4)评估基准日到主伐时的营林成本;(5)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一般根据待评估的林分与标准林分的蓄积或胸径指标进行调整。
B.年金资本化法:在永续条件下,将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年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折算林木资源资产价值的方法。
E=A/P
式中,E-评估值;A-年平均纯收益;P-投资收益率。
前提条件:①待估资产的年收入必须稳定;②待评估资产可以永续经营。
注意:①测算年平均纯收益时应扣减成本的正常利润;②投资收益率必须是不含通货膨胀率的当地该类资产投资的平均收益率。
C.周期收益资本化法:将被评估林木资产稳定的周期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求出资产的价值。该方法以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适用于异龄林林木资源评估。
(1)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
式中,E-刚择伐后的林木资产评估值;K-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Au-择伐的纯收益;V-年森林管护成本;u-择伐周期。
(2)择伐m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
式中,E-择伐m年后的林木资产评估值;K-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Au-择伐的纯收益;V-年森林管护成本;u-择伐周期,m-距评估基准日最近一次择伐的年限。
ⅲ重置成本法:按现时的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资产所需的费用。适合营造不久的幼龄林。
式中,En-林木资产评估值;K-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Ci-第i年以现实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劳动力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管理费用等;n-林分年龄;P-投资收益率。
其中,幼龄林一般采用株数调整系数和平均树高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①株数调整系数K1。其依据株数保存率r与造林标准合格率R之间的比较确定。
株数保存率(r)=林地实有保存株数/造林设计株数
R为造林标准合格率,r≧R,K1=1;r<R,K1=r/R。
②树高调整系数K2。
K2(hr)=拟评估林分平均树高/参照林分平均树高。